第729章 借壳上市(1 / 2)

孙大海看中的是邱馨婕身上的潜力。

她在大福证券为孙大海服务的时候,表现出来的工作态度、心理素质以及专业素质,才使得孙大海决定尝试培养她。

还有最重要的一点,就是她在和孙大海谈论股票话题的时候,显现出她对于行情和个股的走势,具有一定的预判性。

这是一种无意识的感觉,也可以归纳为个人天赋。对于操盘手,这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。

可惜孙大海两世为人,却还是不知道怎么去发现、培养和锻炼这种能力,虽然他身上同样具有这样的天赋。

因此,孙大海才会提示乔婉婷出面将她招揽过来。公司日益发展壮大,人才缺口也会不断出现。与其事到临头再临时挖人,还不如提早做好人才储备,通过公司的系统培养,形成有效的员工上升通道。

虽然方案被孙大海认可,邱馨婕三人此时一点也不轻松,他们回去后要尽快做出一份详尽的计划。

高屹此时已经开始打电话联系首都方面,兰思丽需要马上派人来香江,作为名义上的主角,他们要密切配合项目小组的计划,全程介入到项目中来。

高屹没有直接联系兰思丽服装公司或兰达服装厂,她找到了黄菲菲,请黄菲菲出面做出具体的安排。

兰思丽服装公司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体,从法理上与食为天系或者孙大海的架设未来系并没有直接关系。

此时找黄菲菲,跟她是食为天的总经理没有关系,她同时还是孙氏投资公司的总经理,也就是兰思丽服装公司的最大股东。

让兰思丽服装公司找合适的机会,在香江上市,这是在兰思丽成立伊始就计划好的,否则也不会面向员工发售内部股份。

只不过原来大家想的是等兰思丽发展年后,再申请香江上市,没想到现在会出现一个借壳上市的机会。

现在香江股市行情低迷,总体上个股股价处于相对的中期底部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,不适合公司上市发售新股。

但如果借助此时股价较低的机会,通过收购上市公司的股票,达到借壳上市的目的,倒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时机。

孙大海也没有想过这么早就安排兰思丽上市,他原本打算等自己常驻香江后,再来处理这些事情。

然而罗万里在对赌结束前做的小动作,却是将天雅国际93的股票直接送给了孙大海,孙大海也只好一脸为难样,心里乐开花地笑纳了。

像天雅国际这样的冷门股票,虽然靠微薄的利润勉强维持,没有进入亏损企业的行列,但由于公司内部的积年宿怨,导致公司经营乏力。

天雅国际股权分散,主要股东均已无心经营,盘中又没有强庄坐镇。在孙大海得到天雅国际将近一成的股份之后,完成收购已经是相对简单的事情了。

如果收购股权相对集中的上市公司,收购者只需要与几个股东分别谈判,收购他们手中的股票,整个收购工作也就完成了大半。

而收购股权分散的上市公司,虽然在市场是收集浮筹比较容易,但很容易造成股东持股待涨,增加收购时间和收购难度。

因此,今天孙大海在联交所发布的公示中特别提前做出公告,将减持手中的天雅国际股票。

其实这是一个语言陷阱,孙大海只提示每周减持不超过05的股票,而没有最低减持股票的限制,这代表着他不一定要减持。

这就是个心里暗示,孙大海要借此压住因罗万里强行收购而带来的股价上涨,同时降低股东们对后市的预期,便于他继续在低价位收购股票。

孙大海要控制天雅国际的股价,主要原因并不是价格因素。对于天雅国际这样一支不到一亿港币的股票来说,孙大海的收购成本即使多出千八百万,也根本不是问题。

问题在于股权的控制!

天雅国际现在最大的股东,持股只有19。因此在刚才的讨论时,有人提出再收购天涯国际207的股票,连同孙大海手中现有的股票,持股30,达到上市公司的要约收购线就足够了。

当然,他们后续还会有一系列操作策略,来保证公司掌控天雅国际,并进行资产重组。

这是一个眼光问题,控股方的持股比例并不是越高越好。这是控股方基于对上市公司今后一段时间发展状况的预判,所做出地选择。

控股的经营者如果有足够的信心使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,就会尽量提高自己的持股比例,增加话语权和控制力,以减少其他股东对自己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制约。

而当企业进入平稳发展期,在保证股权不会旁落的基础上,控制者会逐渐降低持股比例,分散股权,最大程度取得融资效果。

到了企业的衰退期,或是控股者已经没有信心通过经营管理,使企业更上一层楼,那么这时就会出现大股东借助利好出台的机会持续减持,将纸面上的资产变现。

孙大海心里有数,他确信兰思丽将有五到十年的高速发展期,心里更倾向于增大持股比例。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